中国绿色时报12月28日报道(作者赵伟王东广)初到吉林森工集团三岔子林业局,相信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有着一百余年开发史、建局近70年的老森工企业。青山绿水环抱着的森工城,整洁宽敞的马路,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功能齐备的文体中心,时尚精美的企业文化长廊,以及月光掩映下五光十色的彩灯,情侣、舞者、孩童温馨与祥和之中,会令人不禁感叹:都市里的繁华这里应有尽有,但山中的那份恬静,或许只能是城里人梦境中才能分享些许。
数据表明,这里不仅是文明、和谐之地,更是一个富庶、蓬勃向上的企业。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企业改制的91.4%,增加到目前的92.9%。2011年,全局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比2005年增加2.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6150万元,比2005年增加4368万元,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3.1万元,比2005年增加22776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如此大的变化,三岔子林业局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人说,在这个老森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遭遇过三大难题,但他们努力创新,一一破解难题,成就了今天的新面貌。拆庙送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小社会的重压,企业要想走出困境,难上加难!这曾是三岔子林业局的第一个难题。
2005年,盘点三岔子林业局的状况让人十分不解,这是一个企业吗?怎么更像个小社会。当时林业局除了有公检法三机关外,还有学校、医院、商店、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通讯、电视台、卫生所、幼儿园、浴池、理发室等等,企业功能大而全,部门机构包罗万象。
这些单位多数经营不善,企业年年需要弥补亏空。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走向了两危。国家天保工程启动,虽有政策补助,但木材产量大幅减少,销售收入逐年下降,企业如何发展已成为林业局无法回避的严峻命题。
怎么办?三岔子林业局的领导班子苦苦思索。2005年,吉林森工集团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三岔子林业局结合集团的总体部署,大胆地对长期桎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剥离辅业,壮大主业。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和集团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清理到位、员工身份置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制要求,对内部产权结构进行了改革。
他们将这些改革举措形象比喻为:拆庙送佛。意思是把繁杂庞大的机构设置撤下来,把管理人员减下来,达到压缩管理费用的目的。他们先后对长期亏损的卫生筷子厂、铅笔厂、燃料站等7个单位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托管、出售、租赁,对闲置的木制品厂、地板块厂、电管所等单位的办公楼进行整体出售,对大连、青岛、广州等18家驻外办事处的资产进行产权出售,为企业节省、盘活资金8000余万元。
为了实现主辅分离,他们成功地将建局以来由企业投资建设的自来水、转供电、供暖、医院、学校、居民用电、有线电视等12个行业1000多人,全部整体移交给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仅这些辅业的剥离,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费用4000余万元。三岔子林业局还对木材加工工业公司、建筑公司、通讯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国有资本全部或部分退出,参加改制的1000余名员工依法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国企身份全部置换为股份制企业员工。为了更好地对企业富余员工进行安置分流,在国家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经吉林省林业厅和吉林森工集团批准,三岔子林业局采取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措施,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6000余人,发放安置费1亿多元,解决了僧多粥少、人浮于事的问题。
2005年到2012年,三岔子林业局用了7年时间,抓住改革的机遇期,持续性地实施体制变革、机构调整,使全局从最多时拥有50多个基层单位13843名职工,精简到目前基层单位15个3447名职工,中层以上管理干部117人,仅机构撤并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管理费4000万元,实现了机构精简、干部精干、员工配置合理、生产要素有效重组的改革目标。改制后的三岔子林业局焕然一新,在森工企业,尤其是老企业改革中,从企业内部调整到外部环境的培育,从传统体制改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具体实践的深入推进,为全国森工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吉林森工集团的充分肯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三岔子林业局开始了新的征程。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了延长产业链,林业局曾先后建起了均质刨花板厂、复合地板厂、木材加工公司、胶合板厂成为企业支柱产业,尤其是打造出金桥实木复合地板品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改革需要,三岔子林业局又将这些企业进行整合,由集团集约化经营,转移资产1亿多元,人员1500多人。
深挖资源企业焕发青春活力三岔子林业局改制后虽破解了体制机制难题,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新的难题。早在上世纪末,三岔子林业局曾培育了以金桥地板、均质刨花板等产品为主的一批木材深加工项目,无论是品牌,还是质量,尤其是效益,在全国颇有影响,但随着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深入,这些优良资产均被整合到集团的层面。一时间,三岔子林业局除了木材生产外,没有什么能够叫得响、创利高的项目。加之企业又遇到天保工程逐年大幅减少木材生产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怎么办?三岔子林业局党政班子审时度势,决心破解企业独木支撑的局面,不断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提出了一一二五发展规划。即:把握一个机遇:把握国家实施天保政策的机遇。
夯实一个基础:夯实森林资源经营的基础。拓展两个领域:拓展资源综合开发、矿产开发两个领域。
实现五个目标:资源增长、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思想一解放,林业局决策者们才发现林区资源的丰富性和宝贵性。
领导班子决心走出一条摆脱木材生产和销售,实现生态立体开发的生存之路。经过多年的勘查、勘探,三岔子林业局施业区内有大量的铁矿,同时还有金、铜、镍等矿产资源。如何让这些沉睡地下的资源转化成巨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地让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从2005年开始,三岔子林业局决心依托矿产资源的优势,做大做强矿产业。
他们与河北鸿舟实业公司共同投资近2亿元建立了来宝矿业公司,预计2013年投入试生产;控股合作的百顺矿业进入实质性运作;同时申办了林业局施业区内具有开发价值区域的探矿权,目前,勘探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到十二五期末,矿产业将为企业每年增收3亿-5亿元。
还可创造近千人的职工再就业岗位,对稳定林区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岔子林业局坐落在中国松花石之乡白山市江源区腹地,林业局的白江河林场施业区内蕴藏有大量的松花石资源,其中黄金裹玉品系独一无二。他们以股份制的形式在白江河林场建起了松花石加工厂,修建道路、维修厂房、购置设备,目前已出产品,市场销售形势良好,是林业局除铁矿外新拓展的又一非林非木产业。
为了综合利用全局资源,三岔子林业局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掀起资源综合开发新热潮大讨论活动,修订完善了《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办法》,鼓励职工转变观念,自主创业。他们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举办数十期食用菌培训班,并与相关院校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白江河林场在林业局的支持和扶持下,利用原学校闲置厂房和原料优势,与白山市北力源菌业公司合作,建起了食用菌厂,由合作方生产栽培袋,低于市场价卖给种植户,保底价回收产品;新胜林场扶持一名特困职工利用锯末和闲置校舍发展木耳项目,年生产黑木耳栽培袋100万袋,带动15户困难职工,两年时间全部脱贫;景山林场利用闲置厂房扶持林场职工合伙建起食用菌厂,自产自用,联户种植,年产值达到200万元。两年时间,全局食用菌种植已突破300万袋,有100户职工参与到项目中来,年增加收入300余万元。
三岔子林业局还注重以基地建设推动资源综合开发,促进了森林医药业和畜牧业的新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局建立森林猪、森林鸡养殖基地13个,占地30.67公顷,发展森林猪500余头,森林鸡2.2万只,为壮大森林食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业局施业区内的越橘和蓝靛果是长白山独特的野生资源,总面积1万余公顷,其中集中连片的越橘有700公顷,蓝靛果2000公顷,平均每年可采鲜果越橘30吨,蓝靛果200吨。2011年起,林业局对原有野生越橘和蓝靛果种植区进行人工透光抚育,实施人工干预试验,以提高品质,增加结实率,有望在3年内建起在东北最大的越橘和蓝靛果生产基地。此外,三岔子林业局还在旅游产业发展及苗木产业方面做文章。
三岔子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初具规模,区域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旅游标志建设全面开展,目前已开园运营,投资300万元建造的120客游船已投入使用。新兴的绿化苗木产业给林区职工带来丰厚的利润。2012年,对3000亩疏林地、无立木地进行清理,承包给职工培育绿化苗木,有300多户职工家庭参与到这一产业。
林业局还将过去在营林抚育生产中清理掉的非目的树种、藤条灌木,从山上挖出来,作为绿化苗木进行销售,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使其重新发挥了绿化、美化、固碳的作用。全局每年仅绿化苗木销售一项就可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人才兴企企业发展后续有人连续10多年没有招过大学毕业生,全局职工队伍年龄老化,干部平均年龄48岁,企业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企业发展后继乏人,这是三岔子林业局在发展中遇到的另一大难题。
企业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三岔子林业局党政领导认识到,要使老企业发展充满后劲,必须加紧摆脱后继乏人的状况。三岔子林业局决心从自身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努力打造和培养适应建设现代林业需要的人才队伍。
通过建立四项机制,即:育人机制、用人机制、选人机制和引人机制,不断提高干部和员工的素质。在育人方面,三岔子林业局首先立足现有人才培养,健全学习培训规划和制度,结合实际开展员工素质提升活动,每年都列支100万元用于员工的各项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职教中心、文化中心等培训载体的作用,采取脱产培训、高校培训、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全员轮训、复训,不断提高企业人才的政治素养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与水平。
2010年,林业局聘请了东北林业大学博导讲师团,对企业干部进行现场培训,同时组织50多名中层干部到温州等地学习考察,到周边林业局实地参观学习企业管理、资源综合开发等好做法、好经验。2011年,三岔子林业局又组织70余名干部赴延安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12年,派出90名中层干部到无锡市行政学院进行系统培训,还聘请了白山市委党校、北华大学、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知名专家、教授来企业对干部进行了森林经营学、管理学、执行力、十二五规划等内容的培训。
选送25名管理骨干参加清华大学远程培训。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增长了学识,开拓了视野。在用人方面,三岔子林业局根据人才的特点和专长,选派经营管理、党务等人才到基层一线任职锻炼。
对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经历单一的人才,有计划地实行轮岗锻炼。对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人才,及时放到综合岗位或其他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林业局多个部门牵头定期举办各工种的业务培训班,并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
2010年以来,全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3期,培训人员7500人次。为了加快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林业局形成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高、中、初级劳动者队伍。目前,全局共有高级技师101名、技师183名,技工1623名,形成全员学习业务、人人争做能手的争先热潮,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
在选人方面,三岔子林业局积极搭建人才选拔平台,建立了企业内部人才精英库。2010年以来,他们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工作,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核,两年时间里,39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岗位。三岔子林业局还积极在职工中开展岗位练兵、拜师学艺、技术攻关及创新等活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得到提拔重用。
2010年以来,局工会、共青团会同行政部门开展了首席技师技术比武,共有2000余人参加,涌现出罗盘导向测量、汽车驾驶等一大批行业技术标兵。全局各技术工种人员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定期轮训,使人才断档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引人方面,三岔子林业局为吸引人才,同时培养自己的现有人才,结合实际制定了人才激励办法,鼓励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学识水平。
林业局规定:凡是干部参加高一层次学历、学位教育的,完成学业后,企业给予核销50%的学习费用,调动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两年来,有11人考取研究生,25人考取大学本科。目前,全局专科学历以上人才占职工总数的24.1%,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2.1%,工程师职称以上人才占工程技术人员总数的51.7%。
为了吸引林科大学毕业生,三岔子林业局还制定了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一大批本科毕业生到林业局发展创业。目前,每年约有20多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主动前来报名。
2012年,林业局按专业特长为2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研究生安排了优厚待遇的工作岗位。如今走进三岔子林业局,到处散发出昂扬向上的气息。林业局的各项生产井然有序,员工文明和谐,企业文化成果累累,企业步入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一个个荣誉也纷至沓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单位、全国安康杯先进单位、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强单位、吉林省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模范单位、吉林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等等。面对荣誉,三岔子林业局领导班子十分冷静,他们思考着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林业企业发展带来的新考验和新机遇,如何建立更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生态林业新模式,如何使员工的收入有更大幅度地提高人们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有着66年历史的老企业为中国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c7娱乐-www.bbttalk.net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Copyright © 2004-2024 www.bbttalk.net. c7娱乐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区斯明大楼403号 备案号:ICP备63206663号-1